省經信委的數據顯示,武進的機器人產業處于全國第一方陣,國內每生產四臺機器人,就有一臺來自武進。今天的新觀察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武進“機器人王國”。
今年3月,位于武進國家高新區的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第1萬臺機器人成功下線。作為安川電機首個海外機器人生產基地,安川對常州工廠給予了高度支持。從2013年6月投產至今,工廠以高效率和高品質,贏得了“安川速度”的美譽,目前已具備月產500臺的生產能力,預計到2018年,生產能力將提升到1000臺/月。
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 荒木伸彌:今年安川常州工廠的銷售業績比起我們的預算增長了將近10%—20%。安川總部對我們這個工廠,也是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從明年開始,日本工廠在這邊設立技術開發部門,直接設計出符合中國市場需要的一些機器人。接下來我們會主要推出迎合中國市場的小型或是大型的搬運類的機器人。
今年5月,專門為安川提供減速機配套的納博特斯克株式會社,在安川的牽線下落戶武進國家高新區,專業生產工業機器人用精密減速機。一直以來,產業園在招商上狠下苦工,如今在這里不僅有安川、銘賽、金石、快克、遨博、納博特斯克等核心工業機器人企業,還擁有納恩博、高爾登、錢璟醫療等高端服務業機器人企業,一批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配套企業也在此加速聚集。
金石機器人常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胡文輕:我們附近的科教城里面很多科研機構的科研設備和研發成果我們也在共享,我們旁邊的力士樂、安川,也都有配套。像我們最近的恒輪,跟我們就是有很緊密的合作,整個武進高新區智能制造的環境,也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大的便利。
在深厚的產業基礎以及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經過多方位強鏈補鏈,目前從零部件生產到整機裝配到后續的服務,在武進國家高新區一個機器人完整產業鏈已初具形態。除吸引這些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機器人企業不斷落戶,依托常州科技城,園區還匯聚了江蘇中科院智能院、中科院常州先進所、江蘇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公共研發平臺,并擁有中國科技大學常州研究生培養基地、常州機電學院等機器人方向的人才培養搖籃,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技術保障。
天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 陳文濤:我們更多的是需要一些資源上的整合,畢竟機器人領域屬于一個技術壁壘比較高的領域。(科教城)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科研機構的入駐,這個時候它就具備很高的研發能力。企業在跟這些研究機構合作的時候能夠產生更大的利益效益,把學院研究的成果直接到企業進行轉化。
位于常州科教城的天峋創新,2015年初起步于中關村,公司專注于高端無人機的研發、制造、集成與服務。正是看準了這里強大的基礎支撐能力,去年年底公司落戶武進,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迅速成長為業界勁旅,成為拉動常州無人機產業集聚發展的“火車頭”。
【現場】記者:在武進,機器人產業的布局已經成形,并逐步發展壯大。目前機器人園區已集納世界機器人第一品牌日本安川和銘賽、快克、金石等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其中,開發制造三軸和四軸自動焊接、激光錫焊機器人的常州快克,產量和規模已居世界同類產品第二;常州銘賽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家用智能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每年保持50%以上增速;而金石機器人,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桁架機器人制造工廠。除了這些機器人制造企業,產業園還有各類機器人研發生產及配套企業達22家。我們看到,一個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技術鏈和人才鏈已經在這里形成,機器人產業協同創新生態和綜合稟賦優勢正日益凸顯。
就在上個月,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世界教育機器人錦標賽將組委會永久落戶于常州。在大賽創始人杰克?梅德森眼里,常州、武進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得天獨厚的優勢和一往無前的進取勢頭,讓他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世界教育機器人大賽創始人 世界教育聯合會主席 杰克?梅德森:常州在機器人產業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對教育機器人也做了一些戰略性的安排,所以我們非常樂意到常州來發展。WER大賽在目前來講是全球最大也是最令人興奮的賽事項目,未來我們有計劃把WER世界錦標賽永久地放在常州,我們有計劃在常州建機器人的樂園,作為教育、旅游、研究的一個綜合性基地。
隨著“智能制造”戰略的持續推進,全國各地機器人項目一窩蜂地扎堆上馬,其中很多產業園并未真正吸引到高質量的企業與人才。在這些產業園中,常州是一個例外。目前,常州機器人產業園自主品牌機器人企業已擁有較強的研發能力,關鍵軟硬件技術全部實現自主研發,可以隨時根據顧客需求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新松機器人總裁 曲道奎:這幾年機器人在常州的發展非常迅猛,現在成長性也是非常好。技術自身的發展已經不單單局限在我們過去大家傳統認知的像工業機械手、工業機器人這么一個狹窄的定義和范圍,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廣闊或者寬泛的一個大的家族。所以我覺得常州作為一個后發城市,機器人這個領域,一方面要把這種典型的、傳統的工業給做好,未來更多重點布局這些新型的、新一代的機器人。
在我國,機器人技術成果轉化率只有3%左右,在機器人產業創新方面,常州、武進早已展開布局,積極在政府層面進行資源整合與模式創新。今年以來,常州·長三角智造峰會暨高工機器人產業洽談會、中韓智能制造技術對接交流會等行業會議相繼召開,來自國際、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院士、專家學者、公司高管齊聚一堂、把脈論道,為常州市乃至全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建立了一個高端的對話交流平臺,持續推動行業產學研結合,力促機器人技術成果轉化。
高工產業研究院院長 張小飛博士:機器人產業今年長三角已經超過了珠三角,成為輻射全球的一個基地。在長三角里面,常州成為了制造業板塊的中心。武進的常州機器人產業園跟全國其他地方的產業園有很大的不同,周邊有非常好的工業基礎,尤其是汽車制造、智能裝備等大型企業的基礎,得以能夠投入更多的機器人以及智能制造所必需的技術人才,使得常州機器人基地得天獨厚得到很快的發展。
從“蘇南模式發祥地”到“機器人產業新王國”,武進奔跑的腳步從未停歇。在政策的引領下,武進機器人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