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全面學習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主動對標,理清發展思路,以“實”的舉措全力完成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年度目標任務,奪取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雙勝利”。
找準方向和路徑,市工信局推出的四個方面“實”舉措,點面結合重點突出。
一是抓實“六穩六?!?。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全面落實《常州市工業智造明星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常州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加快實施37個技術設備投入億元以上的技改項目,精心服務45個省重點工業項目、137個市重點工業項目和200個市級工業經濟新增點項目,盡快形成新動能。保市場主體穩定發展,不折不扣落實好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等紓困惠企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
二是壯大產業集群。以鏈促群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完善十大制造業集群建設方案,建立集群重點企業庫,大力培育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引領鏈、壯大主導鏈、提升特色鏈。發揮財政資金引領撬動作用,優化“三位一體”市級專項扶持方向,對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給予明確的政策扶持。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制定我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意見及扶持政策,實行掛圖作戰,加大招商力度,提升引智效率,力爭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早見成效。
三是推動智能制造。加強智能改造頂層設計,聯合機械總院等機構開展智能制造免費診斷活動,為企業建設智能車間(工廠)提出解決方案和實施建議,推動鑄造、熱處理等基礎制造行業智能轉型。提升智能制造服務水平,研究企業智能升級“技術路線圖”,建立我市重點行業智能改造案例庫,根據各行業“路線圖”特點加大智能制造服務商培育力度。著力“關鍵環節”提升創新能力,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建設,實施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推進一批工業強基示范工程建設,認定一批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努力補齊產業短板,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
四是搶抓新基建機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立足常州新基建門類較為齊全的優勢,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建成約5000個基站。推動5G產業投資,重點跟蹤新基建大會簽約的16個5G領域合作項目和20個新基建產業類投資項目,培育5G融合應用,促進新興產業發展,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著力工業互聯網建設,創建跨行業跨領域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工業互聯網“強鏈拓市”“提檔升級”;積極推動企業上云,評選“星級上云”企業,推動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高水準辦好博覽會,將世界工業與能源互聯網暨國際工業裝備博覽會打造為行業一流盛會,提升“智造常州”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