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3wxvu"></b>

          <samp id="3wxvu"><track id="3wxvu"></track></samp>
          1.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媒體中心 > 行業新聞
            媒體中心
            組委會聯絡處

            名大會展
            地  址:常州市科教城創研港1號樓A401室
            電  話:0519-86355888/86375888
            傳  真:0519-86355888
            郵 箱:524494636@qq.com
            聯系人:金先生 18861252868/18068753888
            郵編:213164

            行業新聞

            撐起"智造"格局 省市黨報記者眼中的"常州智慧"

            作者: 來源: 日期:2017/9/28 9:23:19 人氣:101

              “梯度轉型”撐起“智造”大格局

                ——省市黨報記者眼中的“常州智慧”

                常報全媒體訊 “GDP增速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三”“工業投資總量和增幅均創蘇南第一”……

                這是常州上半年的成績單。

                常州市委書記費高云說,經過近五年負重前行,從“工業重鎮”到“智造名城”,常州已經走完“最艱難路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已經五年。五年來,常州,以“平常之心”看淡城市間的爭“名”奪“利”、浮躁喧嘩,沉住氣、靜下心、埋頭干,集中精力抓項目抓產業抓創新,走出了轉型升級的“非常之道”——

                從小企業,到大項目,再到產業鏈,常州的轉型是立體的、多維的、全面的,“梯度感”十足。常州市發改委主任湯如軍說,這種“梯度轉型”,不僅創造了“過往精彩”,更為未來注入了澎湃動力。

            常州石墨烯展示館的產品形成聚焦點。 常州日報 陳 暐攝
             
            太陽能賽車。 蘇州日報 倪黎祥攝
             
            常州五洋紡機的智能廠房內“男繡娘”在“穿針引線”。 南京日報 馮 芃攝

                集聚創新發展的“輕騎兵”:

                218個行業冠軍個個“低調有內涵”

                五洋紡機下屬艾詩麗有限公司智能服裝車間。紗線上機10多分鐘,一件成衣就做好了?!白鲆路?D打印一樣快捷?!?/p>

                雖然這只是一家年產值過億的成長型企業,卻在雙針床經編機市場全球排名前3,產品用到了“天宮一號”上,是名副其實的行業“隱形冠軍”。

                放眼全球市場,每三部正牌手機中,就有一部手機的受話器、揚聲器、馬達來自全球最大的聲學元器件制造商——常州瑞聲科技。

                中簡科技不但研發出填補國內空白的碳纖維技術,還建成了中國第一條年產300噸的國產ZT7系列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成為中國航空航天領域國產ZT7系列碳纖維的唯一供應商。

                在常州,有這樣一批企業,他們不顯山、不露水,遠離世界500強喧囂,日復一日地潛心創新、執著攀登,牢牢占據著行業顯赫地位,被稱之為“隱形冠軍”。

                這個群體的規模,最新數據是218個,有230多種產品的銷售位居全國前三甚至全球第一。

                轉型升級≠轉行升級,既要無中生有,更要“有中培優”。面對高校資源稀缺、本土科研力量薄弱的現實,常州借鑒深圳虛擬大學園做法,把國內科研院所、高??蒲辛α恳氤V?,建設以科教城為主體的創新平臺,與全市9萬家民營企業實現“無縫對接”,創建了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常州模式”。

                統計顯示,5平方公里的常州科教城,已經集聚科技人才1.8萬余名,其中國家“千人計劃”62人,省“雙創人才計劃”72人,入駐科技企業近2000家,近4年來園區科技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35%。

                2015年1月29日,“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揭牌,中國與以色列第一個創新合作實驗區正式啟動建設。短短兩年,“創新園”已經集聚了以色列項目56個,先后成立了中以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平臺、兩國合作技術轉移平臺等,構建了完善的服務體系。

                如果說以色列的企業善于把0變成1,常州人的夢想是把1變成1000,變成10000。常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稱,“隱形冠軍”是創新發展領域的“輕騎兵”,“冠軍”越多證明中小企業的活力越強,“經濟細胞”越健康。

                組建支撐增長的“炮兵團”:

                大項目招引 年年有突破

                7月10日,北汽集團、康得集團聯手,在常州高新區打造新能源汽車碳纖維部件及車體研發生產基地;

                6月19日,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總投資超百億元在溧陽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此前,擅造乘用車的北汽集團整合常州黃海大中型客車、校車和新能源客車等產品,優勢互補打造華東整車基地。

                截至目前,常州已經先后引進東風、金壇汽車、北汽新能源、車和家、上汽大通等6個整車項目,形成乘用車與專用車互補整車產業鏈,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達270多家,產業鏈產值近千億元。

                沒有轉型的增長,是不可取的增長;沒有增長的轉型,是不成功的轉型。能夠一攬子滿足“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四重需求,優質大項目是最好的選擇。引進一個龍頭項目,就能形成“炮彈效應”,“炸”出一片關聯企業。

                過去五年,常州每年一個主題,從“重大項目推進年”“重大項目突破年”,到“重大項目深化年”“重大項目提升年”,一直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不放手,攻堅克難、奮力突破、久久為功,干出了重大項目建設的新精彩——

                五年,累計推進省重大項目111個,年均20多個。投資總額從2012年的1043億元,提高到2017年的1991億元,增長了90.9%。今年,常州共有29個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其中,15個產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83億元,投資額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一。

                五年,累計引進眾泰汽車、瑞聲手機3D玻璃、時代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鋰電池、北汽集團常州產業基地、中興能源云計算華東基地等重大項目51個,其中超100億元或10億美元項目10個,超50億元或5億美元項目22個。

                五年,累計推進市重點項目766個,平均每年超過150個,完成投資3064億元。

                逆境圖強,短短幾年時間,常州完成了重大項目的撐桿跳。

                深化改革到不到位,作風建設好與不好,大項目的引進與培育是最直接考量指標?!翱瓷先ピ倜赖母母?,企業不認可又有什么意義!”務實的常州,一直圍繞項目建設抓改革、抓作風。

                “常州干部隊伍的精氣神有了質的飛躍?!辟M高云的這句結論,是廣大黨員干部在項目建設戰場上自己“拼”出來、“贏”出來的。

                構筑常州智造“集團軍”:

                “十條鏈”拉高 產業整體競爭力

                7月6日,世界石墨烯創新大會在常州召開。

                6年前,當大多數人還不知石墨烯為何物時,常州以敏銳的眼光抓住機遇,布局落子,相繼建成中國石墨烯科技產業展示館及全球首家專業從事石墨烯研發和產業化的新型研發機構——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今年5月,西太湖畔,常州石墨烯小鎮正式成為江蘇省首批省級特色小鎮。

                截至目前,常州集聚了石墨烯相關企業超過100家,占了全國石墨烯關聯企業的半壁江山;先后創造了全球首條年產3萬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生產線、全球首款石墨烯手機、全球首款智能發熱服等10項全球第一。2016年常州市石墨烯相關產業產值達到21.8億元,增長32.2%。

                今日常州,“東方碳谷”已成為一張新名片?!笆濉逼陂g,常州計劃在石墨烯領域集聚300家以上企業,100個以上人才團隊,產值超過300億元,打造成中國石墨烯原創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集聚示范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高地。

                產業是發展的“動力源”。

                2013年,常州首次提出“十大產業鏈”建設,舉全市之力打造含“三車四新三智能”(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農機和工程機械、太陽能光伏、碳材料、新醫藥、新光源、通用航空、智能電網、智能數控和機器人)在內的十大產業鏈。

                三年后,十大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比重提高了5個百分點,其中,農機和工程機械、太陽能光伏產業和智能電網3大產業的產值均已超500億元。

                今年6月底,常州“升級版”十大產業鏈出籠,將先前的“三車四新三智能”升級為“五新三高兩智能”(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及生物技術、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節能環保、智能制造裝備、智能電網)。升級后的新一輪十大產業鏈,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產值2429億元,同比增長14.4%,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幅,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40.2%。

                目前,常州已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智能制造體系,石墨烯、機器人、光伏組件及特種電纜等產業成為區域標志和新增長極,重構了常州的生產力布局,擦亮了“智造名城”的名片,成為蘇南產業高地上的一道獨特“常州風景”。

                側影

                科教城,添加“智慧酵母”

                常州的創新元素看哪里?記者在常州科教城尋找答案。2002年啟動建設以來,這方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誕生一家高科技公司,新增4件授權專利。媒體采訪團在此發現了常州的創新“配方”:給制造業加上“智慧酵母”,一個全新的世界便款款走來。

                常州科教城內的江蘇中科院智能科學技術應用研究院里,藏著一批“黑科技”:世界著名機器人專家、日本千葉大學特別教授野波健藏的無人機飛控芯片項目,就像是無人機的身份證,可以向地面發送身份識別信息。美國GE前高管彭志學博士的3D金屬打印技術,就像一個醫生,可以智能修復鐵軌、機器設備上的傷口……

                江蘇中科院智能科學技術應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忻說:“江蘇中科院智能科學技術應用研究院成立3年來,我們吸納全球高端資源,在此打造了5個高端研發與產業化團隊、8個公共平臺、40家高科技企業?!?/p>

                科教城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園區以應用研發與市場集成為基點,圍繞“智能、設計、信息”三大先導產業,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截至目前,園區科技人才總數已超過1.8萬人,入駐創新型科技企業近2000家,近4年來園區科技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35%。 南京日報記者 張 希

                金鄉鄰,凸顯“比較優勢”

                從文化淵源到產業布局,常州和無錫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而地理位置上的相鄰相融,又讓他們多了份“金鄉鄰”的親切感。

                在常州五洋紡機智能化經編生產車間,智能制造以出神入化的手法,刷新人們對傳統制造的認知:紗線上機,成衣下線,工序簡化,效率提高;無錫海瀾集團的智能裁衣,則異曲同工,兩者各有千秋。

                在西太湖石墨烯產業園,看著高科技讓世界變得越發奇妙,眼睛則緊盯著地圖上我國石墨烯產業的分布地圖,無錫、常州赫然入列,新興高科技產業,常州無錫攜手同行。

                陽光產業,是兩座城市的共同追求。天合在光伏產業最低谷時,依然葆有對創新研發的投入,借創新之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電池轉換率、拓展民用市場,終于走出產業困境,迎來發展新機遇;而無錫也同樣在堅守中迎來了產業春天。智慧能源領域,常州無錫共同掘金。

                一首產業強市交響,常州篇鏗鏘激昂,無錫篇亦有華章。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山水顏值……這些名詞,正成為兩座城市發展新音符。在“兩聚一高”指引下,共同演繹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高潮篇章。

                無錫日報記者 單 紅

                十個億,打造“智能車間”

                位于常州市武進區的五洋紡機生產車間顛覆了大家對傳統機械企業的既有印象。偌大的車間里只有三五名工人,沒有機械轟鳴,高度智能化的裝備在低噪音狀態下悄然工作著。

                公司董事長王敏其指著一條流水線說:這里1臺6噸位智能裝備+一個經編機關鍵零部件連桿+一些軟件+一些刀具和工件,就替換掉了10臺機床+30名工人+30多個工序?!爸悄苘囬g的最大優勢就是降低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檔次?!?/p>

                五洋紡機這個智能車間從2014年開始打造,三年投入接近兩個億,也只是完成了生產線、倉庫的智能化升級,物流的智能化還沒有開始。王敏其說,僅這一個廠區,要徹底完成智能化改造,還需要再投一個多億,而他計劃利用十年時間,花十億元把三個廠區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

                十個億就是要把十年的全部利潤都放進去!這份向死而生的創新決心來自于形勢所逼。五洋紡機成立于1986年,是個傳統的紡織服裝設備機械企業?!拔业矫绹?、歐洲考察學習了一圈,最后得出一條結論:傳統制造企業要想贏得未來,必須從制造向智造邁進?!蓖趺羝湔f。

                如今的五洋紡機已經逐步褪去了傳統制造業外衣,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新企業。它不僅在行業內第一個實施了智能車間改造,使其能夠制造出國際先進水平的紡織機械,產品利潤率大幅提升,而且每年都有兩到三項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的新產品投放市場,成為全球雙針床經編機的領跑者。

                常州提出打造全國一流智造名城,五洋紡機只是眾多“智造”故事的一個。


              標簽:
              在線咨詢
              在線留言
              索要報價
              掃一掃

              掃一掃
              了解更多展會最新資訊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4000-000-000

              返回頂部
              国产一区日本二区欧美三区_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_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_国内精品自线一区二区三区2021_久久香蕉观看精品_亚洲午夜AV综合色欲AV